走出低价怪圈 2018年在线景区门票如何发力?

发稿时间:2018-01-08 09:21:13    来源:旅游刊    

   在线旅游开始在门票市场的全面升级的时间大概在2014年的第一季度,以同程旅游开始的“1元门票”价格战拉开序幕。全国2万多家景区中的一半景区被以携程、同程、驴妈妈为代表的OTA拉入这场“旷日持久”的资源、流量的争夺战中,这期间还出现了在美团点评这样的“分食者”。

  虽然直至今日这场持久战还没有明朗的前景可言,不过在近日,美团旅行向外透露,2017年全年美团旅行门票出票量超1亿张,连续两年取得行业第一(2016年美团点评景点门票业务突破6700万张)。所以,很难断定接下来的3-5年景区门票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就目前而言,“1元门票”打破了原有门票市场的瓶颈的同时,也让景区、渠道端、分销端进入了新的轮回,再想单纯的凭借价格战很难实现渗透率。
  景区门票是苦、累的差事,这是业界的普遍共识。
  首先,与酒店、机票相比,景区门票的利润很少。预订一间酒店,在线旅游网站可以挣几十元,可是卖出一张景区门票,只能赚几块钱,而所耗费的劳动力却相同。
  其次,与酒店、机票相比,门票的合作更难。中国的航司屈指可数,但是中国的景区有两万多家,而且每年都还在增长,A级景区超过5000家;景区所处位置多以郊区为主,所以景点门票的签约成本、维护成本都很高。而且,景区的信息化能力也比较落后,线上销售对接系统比较繁琐。
  最后,与酒店、机票相比,景点门票的市场化程度低,分销激励机制呆板,很多大的高A级景区是国有化。
  景区的诸多痛点都摆在眼前,为什么线上旅游企业依然挺身斥资数亿元不惜代价进军?
  01
  在线景区门票分销虽然已经有近6年的历史,但是在线销售渗透率还比较低。2016年中国景区门票预订总交易额达到1200亿,其中在线渠道门票预订交易额约为128亿,占比约为10%,但同比增长64.5%。就是说在线预订门票还没有成为主流习惯,但却在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O2O平台扎堆其中就可以理解了。
  02
  提供在线景区门票产品可以降低用户获取成本。目前OTA获取流量的成本很高,尤其旅游产品重复消费率低、用户黏性低、平均利润率低。而眼下酒店、机票、这几个场景基本已定型,每个平台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很难再有变化。但景区门票是唯一一个重复消费率高的产品且格局未定。如果在线旅游网站能够提供景区门票产品,其他相关产品的可信度和购买力度也会随之提高。
  03
  景区是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上旅游企业布局全产业链的大环境下,掌握了景区资源就等同于掌握了旅游产业链的核心。
  所以,给予以上三点即便是刀山火海OTA们也得知难而进。
  几年下来,OTA们之间的相互厮杀并没有让这个市场定型,价格战在景区门票市场也失效了。因此,在接下来巨头们也已不再主张打价格战,而是进行综合较量。
  高端资源争夺战
  门票平台都在接入更多景点,给用户更多选择,除了景点数量之外质量也至关重要,顶部景点多就意味着景点质量高。平台要能吸引景区尤其是顶部景区,最重要的是要给其带来实际好处,即优质客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例如,美团与海昌集团实现战略合作,更早之前还签约了包括迪士尼、英国默林集团、横店旅游集团在内的顶级商家,现在一共与超过2万个景区景点达成合作。驴妈妈则拿下了江西三清山、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等景点的网络独家代理权,还与黄山风景区、常州中华恐龙园、长隆、成都欢乐谷、三清山等多家景区深度合作。
  当顶部景区选择一个平台之后,就会形成头羊效应,吸引更多优质商家,美团点评的优质商家合作达成只会越来越多,这又将进一步吸引用户预订带来更大的客流,最终有望上演马太效应。
  技术升级品质之争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希望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来刺激旅游行业提档升级,迎合消费升级的诉求。这对旅游电商平台来说是一个机会。他们可以用技术手段给商家赋能,帮助其带来更多客流的同时,让其更了解顾客需求,进而精准地推出产品和优化服务,提升体验。
  很多平台会加大引入高星酒店,在景点市场供给侧投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帮助景区优化服务,在节假日等场合与景区合作推出优质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门票市场的品质战略符合定位。
  产业链升级变革
  目前,我国已经由景点旅游进入全域旅游时代。但全域旅游并非无景点旅游,反而更需以优质景区作为支撑,形成地域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对于传统景区来说,全域旅游时代是景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景区也将成为全域旅游的中坚力量。
  但是,在传统观光旅游时期,旅游产业链上积累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作为资源占有方的景区,受制于体制机制的制约,一直拖累着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升级速度。从技术敏感度来看,渠道方的OTA在整个链条上是最敏感的,总是能够及时响应最新的技术趋势,进行自身的技术迭代更新,因此在景区智慧建设与服务功能改善上,OTA同样有着更大发挥空间。
  更重要的是,OTA利用强大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景区数据进行挖掘,可以发现和抓住用户的需求,也可以帮助景区改进其产品和服务,最后再将用户与景区精准地连接起来。
  从2017年的脉络来看,以上三点将是2018年在线景区门票发展布局的核心,沉寂许久的在线景区门票似乎在2018年又要风云再起。而这种渠道端向资源端的跨界整合必将带动产品端的升级、增强资本端的效率、提升服务端的体验,最终实现旅游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文章来源:旅游刊
  • 旅游攻略
  • 热门景点
  • 旅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