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深度开发俄罗斯旅华市场

发稿时间:2015-02-10 13:49:20    来源:http://www.029558.com    编辑:西安旅行社
  多年来,中俄两国互为最重要的邻邦,随着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加强,中俄两国政府在旅游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两国人民来往日益密切,中俄两国已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和目的地国家。与此同时,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相对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出境游成为了俄罗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俄罗斯以535亿美元的出境消费位列全球出境消费四强,是除中国之外出境旅游消费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已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入境客源市场之一。我国应当抓住机遇,直面不足,借助中俄两国开展旅游的独特优势,深度开发对俄旅游产品,促进俄罗斯旅华市场长远发展。

 
  一要正视出境游形势,推动俄罗斯旅华市场稳定发展。2014年,在美欧制裁、油价暴跌、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资本外流、卢布大幅贬值等诸多因素作用下,俄罗斯经济形势微妙,并严重影响到俄罗斯的出境旅游市场。但目前来看,俄罗斯旅华市场降幅相对较小。2014年前3季度,俄罗斯来华游客为158.99万人次,同比下降1.5%。由此可见,俄罗斯面临的出境游不利因素对旅华游的影响并不大,中俄两国在开展相互旅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需要正视未来俄罗斯出境游面临的问题。首先,由于俄罗斯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性非常强,如果油价继续动荡下跌,卢布继续贬值,将大幅增加俄罗斯出境游的成本,影响出境旅游支付能力,过去几年持续快速的出境游增长势头将受到抑制。其次,俄罗斯出境旅游对旅游服务商的依赖程度较强。欧睿旅游数据显示,以团队方式出游的游客占俄罗斯出境市场的约26%,而有资料显示,俄罗斯旅行服务商倒闭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了民众对旅行服务商的信心,这也将影响到俄罗斯的出境市场。此次舆情报告也显示,俄罗斯来华旅游以旅行团为主,其中全包价旅游团占39.1%,半包价旅游团占12.6%,未来旅华市场或受旅行商倒闭影响。最后,俄罗斯近些年高度重视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在旅游发展设施和配套建设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有报道曾指,近些年俄罗斯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等有助于降低国内旅游成本的条件不断成熟,这对分流俄罗斯出境旅游的潜力会有一定影响。

 
  因此,在俄罗斯出境游面临下降压力的情况下,中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旅华产品在价格上持续的竞争力,创新目的地旅游产品组合方式,加强目的地包价产品在俄罗斯的线上化渗透以及在线旅行服务商动态打包产品的开发,以此稳定俄罗斯旅华市场的发展。

 
  二发展边境贸易游的同时,要大力推动俄罗斯旅华市场深化发展。俄罗斯是中国的近邻,两国边境线长达4300公里,交通便利,交通沿线城市一般都具备较强的转运能力,中俄入境旅游尤其是边境贸易游发展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起,边境贸易游就开始蓬勃发展,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若俄罗斯旅华市场局限于边境旅游,显然无法分享俄罗斯出境旅游的大蛋糕,无法深入挖掘俄罗斯旅华市场的巨大潜力。

 
  从此次舆情报告的数据来看,目前俄罗斯旅华市场仍局限于边境旅游上。58.3%的俄罗斯游客在华仅游览1座城市,走访3座城市以上的仅占不到1成;47.5%的俄罗斯游客在华停留时间在3天以下,超过1周的仅占23.2%;33.3%的俄罗斯游客在华消费在500美元以下,500-1000美元的占28.5%。这些信息都指向一点,俄罗斯旅华市场还有非常明显的边境游的痕迹。我们并不否认边境游对中俄旅游贸易发展的重要性,也认为俄罗斯旅华边境游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如果俄罗斯旅华市场局限在远东地区,而没有真正深入到莫斯科等俄罗斯处在欧洲版图中的那些出境旅游高消费能力地区和城市,那就无法称其为“俄罗斯旅华市场”,以“俄罗斯远东地区旅华市场”来概括或许更为恰当。当然,这不是中国开发俄罗斯市场所希望的结果。

 
  为此,中国需要抓住当前俄罗斯出境旅游主要目的地的社会情势,抓好俄罗斯旅华产品的开发、宣传工作。

 
  三要弥补宣传不足,提升俄罗斯对旅华产品认知。近年来,中俄两国的旅游交流日趋频繁,国家层面的旅游交流活动成效显著。2012年、2013年,在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成功举办了“俄罗斯旅游年”和“中国旅游年”,提升了两国民众相互间的了解,也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旅华市场的发展。2012年俄罗斯旅华人数达242.62万人次,2013年为218.63万人次。

 
  此次舆情数据显示,对来华旅游“没什么兴趣”和“没兴趣”的受访者分别为36.7%、17.2%,占5成以上;除了北上广和与俄罗斯有着历史渊源的哈尔滨之外,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的认知度都在10%以下;除万里长城、故宫、颐和园以及普京曾到访过的少林寺之外,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其他主要景区的认知度仅在5%-10%左右;仅有15%左右的民众表示知道“美丽中国”的宣传。因此,中国的入境旅游推广和经营机构需要充分利用俄罗斯民众收集信息尤其是了解旅游信息的渠道偏好,加强对俄罗斯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入境旅游产品以及中国旅游形象等方面的认知。根据此次舆情监测结果,俄罗斯民众在获取有关中国旅游信息的途径中,互联网排在第一位,超过7成。其次是电视,接近5成;杂志和家人、亲友介绍为1成。自然互联网可以作为中国向俄罗斯投放各类旅游信息的主流渠道,可以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以及其他主流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投放,同时也需要深入了解俄罗斯本土特色的社交媒体及其他互联网应用。

 
  四要弥补服务缺失,提高俄罗斯旅华市场的便利。此次舆情数据显示,俄罗斯民众对旅华的出入境服务、与当地居民交流、安全状况等方面的评价最低,分别为62.5%、62.5%、54.2%;分别有31.0%、7.4%的民众表示不愿意来中国的原因是“语言不通”和“签证不便”。这些显然是未来中国深度开发俄罗斯旅华市场必须高度重视和改进的地方。

 
  以签证问题为例,研究适应入境旅游发展的签证制度,包括团队免签证制度及停留时间、特定入境地区免签证或落地签制度等便利化的签证制度,这些措施将对俄罗斯旅华市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再以语言问题为例,我们无法在每个旅游目的地提供所有适合入境客源国需求的语言解说,但在图形标识的国际化、解说系统的数字化等方面,还是可以继续努力完善。

 
  五要推动产品创新,适应俄罗斯旅华游客的需求。此次舆情报告显示,俄罗斯来华游客感兴趣的旅游带呈现出几大特点,一方面传统的历史文化旅游带的吸引力持续强劲,另一方面“京西沪桂广旅游”和“滨海城市度假游”等大城市、自然风光秀美和滨海旅游带逐渐成为关注点。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着力把传统的长城、故宫、丝绸之路等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成俄罗斯旅华的旅游吸引物,尤其是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对于吸引除远东之外的俄罗斯出境旅游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从俄罗斯出境旅游目的地分布情况看,乌克兰、芬兰、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是其最重要的目的地。如果能够通过丝绸之路旅游带的科学开发,使哈萨克斯坦这个俄罗斯出境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引向作为丝绸之路起源的中国,是有可能的。其次,由于俄罗斯主要领土位于寒带和亚寒带地区,气候常年寒冷使当地人缺乏户外活动的条件,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对俄罗斯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根据俄罗斯旅华市场特点,可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多样旅游产品以满足俄罗斯游客的市场需求。可利用我国南北延伸、气候多样的众多滨海旅游地,完善滨海旅游产品体系及服务机制,合理疏导俄罗斯旅华客流,满足俄罗斯高中低端旅游者的需要。同时,对土耳其、埃及等俄罗斯主要出境目的地进行研究,及时调整旅游价格,使我国的旅游产品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最后,中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和中医保健作为新的生活健康方式,在俄罗斯游客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口碑。未来,利用东北等地区丰富的山林、温泉、中药材等旅游资源,开展山地滑雪、温泉疗养、中医旅游,推出旅游休闲度假区等产品,对俄罗斯游客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当然,俄罗斯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低,自身的森林覆盖、生态环境以及地热温泉等资源也不少,如何形成差异化的产品供给和要素组合,也是在温泉、医疗等旅游产品创新时需要重视的。

 
  在创新推动上,还应包括旅游购物。与中国出境旅游消费一样,俄罗斯出境旅游消费的一项重要支出就是购物。舆情报告也显示,俄罗斯旅华市场的第一大动机就是购物,占受访者的55.8%。这与目前俄罗斯旅华市场以边境游为主有关,也与中国物价低廉、选择多元有关。我国新施行的旅游购物退税政策对于推动旅游购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将购物作为首要动机的俄罗斯旅华市场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当然,如果要开发远东之外更广阔的俄罗斯旅华市场的购物消费,目前的旅游购物退税政策只是创新工作的第一步,真正能够挖掘俄罗斯旅华购物需求的,还是应该加快推进免税店体系的建立。有资料显示,俄罗斯游客出境购物时最喜欢的就是到免税店购买化妆品和酒。免税店体系的建立是开发俄罗斯旅游购物以及其他所有入境旅游市场挖潜的根本。

 


 

  • 旅游攻略
  • 热门景点
  • 旅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