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营销的渠道、内容、平台与机制
发稿时间:2015-01-29 13:49:39 来源:http://www.029558.com 编辑:西安康辉科技路2014年目的地的智慧旅游的热闹劲更是喧嚣而上,归拢归拢无非两个场子,一是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二是旅游网络营销。两个场子实际上是一码事,目的地旅游信息传播。由于国内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涉及智慧旅游建设思路也是百花齐放,从着力点上来看,大致可分为旅游信息传播的四个方面:渠道、内容、平台、机制。
2014年国内目的地普遍开始重视移动端渠道的信息传播,重要的标志是微信公共号的开设应用,而且成为省市旅游局的“标配”,并已开始向县区蔓延,少数省市旅游局的微信公共号已开始对微信深度应用的探索。尽管微博应用在各级目的地热乎劲有所降温,不过如果从覆盖人群、传播效果和导流数量方面综合考量,微博依旧是目的地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以山东省旅游局监测数据来看,从官方微博导流到官方移动网站的流量是官方微信公共账号的两倍以上。少数省市旅游局已开始在Facebook、Twitter以及Youtube开设账号,利用国外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进行海外旅游营销;还有国内的新闻客户端、支付宝服务窗、人人网、百度直达号以及优酷视频等渠道也有涉足。2014年移动端传播渠道的丰富,促使部分目的地愈加关注旅游移动网站的建设,以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外,目的地挂着“智慧旅游”的名头,也上线了一大拨旅游目的地APP手机应用。 总体来看,除了部分虚头巴脑的智慧旅游规划,2014年很多目的地都忙活着渠道建设,先拉开场子。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播渠道的丰富,给各级目的地管理机构传播内容上造成很大的压力。2014年,许多目的地管理机构采取了自产内容和转摘编辑相结合的路子,信息内容的来源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的目的地信息内容聚合机制尚在探索之中,如何不过分依赖单个传播渠道(例如微信)而形成目的地信息的聚合和传播是关键问题。目的地信息内容的组织要解决三个问题:1、去哪里?2、玩什么?3、何时去?以空间、时间、主题三个维度,规划组织目的地信息内容,解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多样化的信息需求。2015年,山东省旅游局在省市县目的地旅游基本数据库完善和旅游信息组织上尝试解决这三个问题,以期对目的地信息传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14年,国内大大小小的“智慧旅游平台”冒出不少,也着实亮眼,但2014年最最末了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兜头一盆冰水。扪心自问如果把这场景搁在国内任何一个旅游城市任何一家景区,尤其是“智慧旅游城市”,哪家敢拍着胸脯说能避免得了?!标志性的城市、标志性的景区再加上标志性的活动,竟出现了关乎生死的事故。许多媒体和专家认为,外滩跨年活动停办的信息没有及时传达给公众,可问题是假如信息传达到公众,市民和游客就不去了吗?还真不好说。这起事故对目的地信息公共服务的深刻启示是,国内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的基本建设还未完成,普及性的多渠道信息传播平台还未形成,信息传播和前置性的限流分流措施没有结合。武断盲目停办大型节庆活动,“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是因噎废食的法子。
2014智慧旅游年这一年,智慧旅游以及旅游信息化在各级目的地管理机构中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由此而来,从国家旅游局到省市旅游局,一个部门搞“顶层设计”和规划,业务部门闭门造车各自搞业务系统;一个部门搞网络营销,另一个部门搞信息服务;一个部门搞微信,另一个部门搞网站;或者把社交媒体外包给运营公司等等,九龙闹海,叠床架屋,各管各摊。2014年年尾,国家旅游局通过招标采用BOO(即建设-拥有-经营,承包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产业项目的建设方式),委托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归拢披露的信息和各方反应,心下不免忐忑:这个掺杂着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网络营销和商业运营的大一统的家伙咋个折腾,尤其是所依赖的机制是啥,想想都头大。只是嘀咕一句:雅途前鉴不远。智慧旅游的火点起来了,热闹也起来了。2015年,机制建设是根本和重点。
本想聊聊智慧旅游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人,只是年初猛不丁天上掉下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脑袋一阵眩晕。本来旅游局以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池子就浅,本来这十来年养的“鱼”就不多。池子外面风生水起,OTA、旅游信息服务商、旅游营销服务商、旅游电商平台甚至以前和旅游不搭界的团购等林林总总行内的各类角色正是向旅游目的地狂飙突进的档口,人才饥渴症也到了拣到碗里就是菜的程度。2015年,会发生目的地旅游管理机构的旅游信息化人才流失吗?还是一阵眩晕,只能不说了。
- 旅游攻略
- 热门景点
- 旅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