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西安古城特色 专家:文化与建筑特色结合
发稿时间:2013-08-04 15:16:43 来源:www.029558.com 编辑:西安康辉旅行社在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风貌极易走向趋同,以至于产生“千城一面”的同质危机。西安这座千年古都,该如何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在昨日召开的西安建筑艺术与文化发展座谈会上,建筑与规划方面的专家认为,应将城市文化与建筑特色有机结合起来。
应鼓励建筑师大胆创新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钦楠认为,西安是个好城市,旧城保护得好、“绿肺”开拓得好、水源开发得好、建筑传统继承发扬得好。他赞成城市建筑风格要多样化,建筑风格要“宏观稳、微观活”,不搞“空中城市”、不搞“山寨”城镇、不搞贫富分离。在此过程中,不把建筑高度视为“现代化”的尺度,应鼓励建筑师大胆创新,加强健康的建筑评论,鼓励评选优秀设计。
张钦楠表示,在世界诸多城市中,巴黎非常有代表性。那是100多年前在统一策划下进行的大规模旧城改造而奠基的,有不少好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四界”思想和行动一致,即政界、学界、业界、商界在基本方向上取得一致,然后各自根据其项目特点有所发挥,形成既有统一,又各有特色的建筑风貌。当今最令人担心的是出现政界求“业绩”,商界求利润,学界坐冷凳,业界无话语权这样的局面。
别让古都淹没于钢筋水泥之中
自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城市的急剧扩张使总体风貌和建筑风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征。面对汹涌澎湃的建设浪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不可避免的让一些地方出现了设计单一、毫无特点的建筑物。虽然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但单调、雷同、毫无文化内涵和人文品质的建筑不断蚕食着原本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有专家认为,目前在城市建筑文化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些建筑师缺乏艺术文化功力,急功近利的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导致越来越多的“方盒子”“平顶”高层建筑出现。特别是只注重功能的高层住宅,在建筑创作上忽视了其文化艺术与地域特色的展现。这种做法,会使西安原本富有韵律、造型细腻的建筑文化与艺术遗失,与期望展现的城市建筑艺术文化相距甚远。
反思城市发展西安开了个好头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焦毅强认为,城市如何发展需要反思,这方面西安开了个好头。西方建筑发展兼顾了科学与文化的双轨制,有两个支点。我们的城市建设也可建立两个支点,即立足于真实需要的科学与高新技术,然后与中国的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双轨。中国建筑的发展单讲科学不行,单讲中国文化精神也不行,应当合起来讲,应具有这两种文化精神,这就是中国建筑的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认为,建筑艺术与文化发展中,文化是第一位的,范围很广,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城市建设首先应体现在城市规划上,建筑师只是在城市规划的大的纲领格局之下来具体发挥。城市文化首先不是明清、唐代等建筑风格,而是这个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城市空间的文明程度要体现这一文化要素,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判断每个建筑师设计的每一栋建筑风格恰不恰当。
- 旅游攻略
- 热门景点
- 旅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