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历史文化沉淀出的韵味

发稿时间:2013-07-08 16:28:31        

  会泽,历史悠久。从县境内收集到的新石器时期的石器,证明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地繁衍生息。从县城金钟乡水城、渔洞等汉代墓葬出土文物,表明早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越过金沙江天堑在这里开花结果。

  会泽之名,源于境内金沙江、牛栏江、小江、以礼河等数水汇合而得名。开发历史悠久,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琅县,属犍为郡。隋朝属恭州地。唐初设唐兴县。南诏置东川郡。大理国设东川大都督。元代为东川路。明朝时为东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云南省,开置会泽县驻巧家,翌年迁到钟屏。民国二年(1913年),裁东川府,改名东川县;1927年又复会泽县。1947年属曲靖专署。新中国后改属昭通专署;1958年10月撤会泽县并东川市;1964年12月恢复会泽县,改隶曲靖地区至今。

  会泽,以盛产铜、铅,遐迩闻名,有一千多年的冶金历史。早在东汉时期,会泽当时所产生的生活用品:朱提堂琅铜洗,已畅销全国各地,其产量和质量均领先于全国。清朝以来,因铜币的需求大增,8省到东川采办京铜,成为会泽历史上的辉煌,铜的开采和冶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会泽独有的会馆文化特色。会泽有文物古迹130多处,列为云南历史文化名城,已收藏文物1304件,其中:国家级文物31件。

  会泽会馆甚多,始祖崇拜各异,建筑风貌格局多样,会馆的庆典活动丰富,演出的戏种、喜爱的饮食也各不一般……因此,会馆文化综合肥市宗教、建筑以及社会、人文的文化特征,这种特殊的多元文化特征,在清末至民国其间,在会泽得以充分的展示和辉煌。至今遗存下来的会馆,从数量的集中上,从造型的别致上仍十分引人注目。现保存较好的有江西庙、大佛寺、西来寺、文庙、文昌宫等。会泽明清风貌的民宅街区也很有特色,有二进院、三进院、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等,是会泽多元文化揉合产生的文化果实。

  咨询热线:029-82200801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李家村万达广场(肯德基南侧)

  公司网址:http://www.029558.com/

  • 旅游攻略
  • 热门景点
  • 旅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