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张安世家族墓上榜

发稿时间:2013-05-04 16:28:35    来源:www.029558.com    编辑:西安康辉旅行社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称国保单位)昨日公布,新增1943处,另有47处项目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至此全国的国保单位达到4295处。其中陕西新增95处,国保单位增至235处。

  陕西新增95处“新鲜面孔”不少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本次我省申报了300多处,最终95处“上榜”。新增的95处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和石刻,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等五类。

  在古遗址类别中,秦直道遗址、十二连城烽火台遗址等35处“上榜”。这其中有近几年的新发现。例如位于周至县的西峪遗址,是一处秦汉时期的大型城址,位于西汉上林苑所在地。在遗址内发现了散落的绳纹板瓦、绳纹筒瓦和少量的麻点纹筒瓦,还有少数排水管道的残片、铺地砖等。它的发现为研究汉代上林苑宫殿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

  古墓葬中有17处“上榜”,例如:张安世家族墓、吕氏家族墓、杨官寨遗址等。

  古建筑中35处“上榜”,不仅有大学习巷清真寺、勉县武侯祠等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桥上桥、武功城隍庙等“新鲜面孔”。

  桥上桥位于华县赤水镇的赤水河,真正的“桥上有桥”,下桥为7孔拱形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下桥始建于1660年,因山洪暴发,河床淤高,桥眼堵塞,所以在1832年又在原桥之上叠建了一座九孔石拱桥,从而形成了桥上桥的奇观。

  2处石窟和石刻此次“上榜”,它们分别是宜君石窟群、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及琉璃塔。

  近现代有6处“上榜”,包括青木川老街建筑群、位于渭南的杨虎城旧居等。

  第七批公布1943处

  为历次增加最多一次

  前六批国保单位总数为2352处,第七批就公布了1943处。陕西国保单位的总和也由140处一下子增加至235处。为何第七次国保单位公布的数量会这么多?

  记者采访中获悉,数量剧增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各地对文物保护意识及文物资源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强,各地的申报热情高涨,最初申报项目总量高达5000余处,是历次最多的。陕西此次就申报了300余处。二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部分新发现文物,因价值较高被直接列入了国保单位。

  目前国保单位总数为4295处。这个数字乍看不小,但与全国76万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相比就显得很小,仅为0.56%;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也不高,如埃及由中央政府管理的文物古迹有2万余处。

  西安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地址

  杨官寨遗址 新石器 高陵县

  鱼化寨遗址 新石器 雁塔区

  西峪遗址 新石器、秦汉 周至县

  建章宫遗址 西汉 未央区

  圜丘遗址 唐 雁塔区

  窦太后陵 西汉 灞桥区

  凤栖原西汉(张安世)

  家族墓地

  薄太后陵 西汉 灞桥区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北宋 蓝田县

  敬德塔 北宋 户县

  大学习巷清真寺 明—清 莲湖区

  西汉 长安区

 

  • 旅游攻略
  • 热门景点
  • 旅游咨询